Mars Content Farm
火星內容農場

由一眾資深火星寫手「小火子」主理,為您帶來有趣、準確、豐富、有深度的「媒介與資訊素養」內容。

聽首歌都會出事?Spotify 與數碼行銷

紐約大學的心理學系教授 Pascal Wallisch 和畢業生Nicole Leal 派發了 190 份問卷,他們發現同學對流行音樂的喜好與他們的性格是相關的。雖然研究的樣本不大,結果難以證明什麼,但總給地球人一個提示:我們對流行音樂的喜好絕對可以成為一種大數據!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數據化與社會信用制度

📝 文:K先生 在流動科技的普及下,除了社交媒體,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式早就涵蓋了地球人的日常生活,你可以用手機買賣衣服,叫外賣,訂酒店,買車票,可謂「衣食住行」樣樣齊。多了手機這一個媒介,買賣的過程就必然被「數據化」,食客的帳戶,餐廳的帳戶,涉及交易的第三方都會記錄了每次的買賣,而當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被「數據化」,就引來不少憂慮,除了一旦資料外洩 ,個人紀錄給外人看光,令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同樣令人擔心的,是政府的全面監控變得相當容易。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媒介與美】

難分真與假,「人面」多險詐

「照騙」行為屢見不鮮,「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全因修圖應用程式大行其道,各適其適的修圖功能令人人輕易指頭一掃,變出萬千美貌,上載至社交媒體吸「睛」吸「Like」。一旦被揭穿「真相」,「騙徒」真身往往令人大跌眼鏡;如果「騙徒」是那些具影響力的網紅,甚至會在網上遭人圍剿,流失大量粉絲。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香港傳媒教育考古】

香港的傳媒教育

香港大學張志儉博士曾在 2004 年進行了一項研究,從中小學教師收集了 1,027 份問卷,有幾項發現:當中六成中學教師認同傳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同學的道德水平、四成認同分析媒介內容和訊息是重要課題、只有約一成認同教師應該教同學欣賞傳媒訊息。這反映了大部分教師把傳媒看成是有害的。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傳媒教育考古】

傳媒教育的歷史

傳媒教育的源起,可謂是掛著保護兒童和青少年的口號而來的。當時的社會抱著一個大前題——媒體會「教壞細路」,是通俗無營養的,睇得多會學壞。在英國,最早期的傳媒教育課本早於 1933 年出現,由文學評論人 F.R. Leavis 和他的學生寫成,用當時的新聞、廣告和流行文學作品作為教材,他們強調媒介和流行文化會侵食經典文學,讓人變得膚淺,難登大雅之堂。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同性戀在荷里活的呈現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同志作為在地球上被邊緣化的小眾,在主流媒體的呈現經歷以下過程:先是備受忽視,繼而被刻板印象取代。以荷里活為例,荷里活的恐同情況就被形容為「失控」。1930年,美國電影協會(MPPDA)以維持社會的「良好品味」為由,推行「電影製作守則」,對電影內容作出審查,親熱鏡頭、裸露、性異常(包括同性戀)等內容被禁止出現。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熱血街舞團》VS《中國有嘻哈》:綜藝爆紅靠大家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中國綜藝近年在地球開始冒起,其中由愛奇藝製作的《中國有嘻哈》,不但一度引發席捲全國的嘻哈風潮,節目更衝出中國,於港台享有高知名度。愛奇藝乘勝追擊,推出同樣以選秀掛帥的《熱血街舞團》,力圖複製《嘻哈》的成功,但事與願違,直至結束也未能掀起波瀾。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媒介與美】

媒介上的「美」——貪靚無罪,P 圖有理

在相機年代,如果要修圖,必須接受專業「P圖」訓練,並累積一定功力和造詣;但到了手機年代,只要一機在手,下載各款手機應用程式,人人也是「P圖達人」。其中最歡迎的莫過於《美圖》,其手機程式在全球的總下載次數有 15 億,每月活躍用戶有超過 4.81億,絕不比 Instagram 遜色(直至去年九月 IG 每月活躍用戶有 7 億) 。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媒介與美】

媒介上的「美」——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

或許不少人都同意「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但對於大部份長相平庸的人來說,都不希望這是事實。不過現實是殘酷的,日本便有人做了一個社會實驗,揭露了一個人所共知卻沒有點破的公開秘密⋯⋯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廣播法例都有 Freestyle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在中國做娛樂事業其實很難。音樂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自去年6月底播出後迅速火紅,密謀「添食」新一輯卻被叫停,原因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於今年1月下達指示,要求電視台不用嘻哈文化、亞文化(非主流文化)、喪文化(頹廢文化)及有紋身的藝人。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尋找媒體記憶

📝 文:鍾曉烽 要談媒體和集體記憶之間的關係,先要由時間說起。歷史上,不同的大眾媒體面世,都改變人類如何安排時間,還有感受時間的方式。透過不斷重複廣播節慶或假期相關的消息、定時定候播放特定的節目,電視有效製造社會大眾的公共時間( Common public time),形成一個集體記憶共享平台。在娛樂消遺的選擇相對匱乏的年代,「日頭猛做,到依家輕鬆下,食過晚飯,要休息返一陣」,令綜藝節目《歡樂今宵》成為香港普羅大眾的集體回憶。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大量生產「影響力」的追隨者工廠、點擊農場

自從社交媒體興起,「影響力」在數碼世代變得可以量化計算,一個歌手、演員、政治人物⋯⋯夠不夠「紅」、夠不夠受歡迎,一切從Followers(追隨者)、Like(讚好)數字反映,這些數字更與金錢銀碼直接掛勾,而這種「影響力」更在政治、社會上發揮重大作用。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香港社會的三波懷舊潮

📝 文:鍾曉烽 在《影視香港:身份認同的時代變奏》一書,本地學者馬傑偉和曾仲堅指出,2010年前的香港社會曾經歷兩波懷舊潮。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倒金字塔寫法的由來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年紀小小的地球人可能還未聽過「倒金字塔寫法」。這種新聞寫作方式源遠流長,簡單來說,就是在一篇新聞中,將愈重要的事實放愈前,愈次要的則放愈後。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電影評級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導演:「我有權拍任何題材!」 觀眾:「我有權看尺度大的電影!」 家長:「我要保護孩子免受不良資訊污染!」各方爭持不下,怎麼辦?地球人選擇以制度解決。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電視的演變

聲音、畫面有無問題?傳統電視用模擬廣播(Analogue TV)將連續、動態的聲音和畫面,轉換為連續轉變的電力訊號,傳輸至接收器即電視機後,再將電力訊號還原為聲音和畫面。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火星大事】

中大聯合書院

早前跟中大聯合書院學生一起經歷瞬間看地球,還問了長老很多有關這間火星社企的問題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全地球只需要5部電腦?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IBM) 前行政總裁 Thomas J Watson 曾在四十年代初表示,全球市場對電腦的需求只有 5 部 (I think there is a world market for about five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來自北韓的駭客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上回提到,北韓並非想像中落後。隨着 3G 普及,首都平壤幾乎每10 人就有 1 支手機,「低頭族」並不罕見。2013 年,當地推出阿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平壤連線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地球有個神秘國度叫北韓,據說由於電力匱乏,這個國家在衛星照片只剩黑暗。不過,假如你認為這個落後的國家與網絡絕緣,那就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Facebook的第一個帳戶是?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地球有個「臉書帝國」,指的是坐擁20億用戶的社交媒體Facebook,於2004年由朱克伯格創立。十多年過去了,該「帝國」影響力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雲端真的在雲上?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隨著科技進步,地球人的遺憾彷彿都少了。因為有了雲端(Cloud),即使遺失手機,只要備份在「雲」,隨時都可復原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溝通方法層出不窮-Animoji

地球人靠文字傳達訊息,深怕未能準確表達語氣,標點符號「⋯⋯」、「?」、「!」讓大家彷彿「睇字聽到聲」,但地球人仍然覺得太單調,同時又抗拒兜口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地球人觀影初體驗

📝 文:來自清朝的格格 今時今日的地球人,電影面世初所引起的恐慌,你能夠想像嗎? 獲得如此「光榮」的是《火車進站》。這是地球第一批影片之一,由法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迴音廊 Echo Chamber】

地球人只愛「圍爐取暖」?

📝 文:鍾曉烽 天寒地凍,「圍爐取暖」,除了是保溫方式,也是地球人形容社交媒體的關鍵詞。 早於互聯網開始普及、Facebook和Twitter仍未面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2017 年度搜尋關鍵字:HOW

📝 文:Lucy the Boy 登登登登,Google 上個月尾公佈了 2017 年度的關鍵字排行榜,全球最多人搜尋的頭三個字分別是「Hurricane Irma」、「IPhone X」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被冰封的Facebook數據庫

眾所周知,龐大的Facebook集團在美利堅合眾國發跡並紮根,很自然大家都會想到它的總部、數據庫、重要建設均設在美國,但小火子竟然發現,在離開美洲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Facebook進化史】

我的Facebook快樂時代

猶記得2007年某天,登入hotmail(那時gmail還未盛行)收到一封電郵,說某位朋友邀請我登記facebook,於是按進去,便開展了我的facebook生涯至今。十年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網絡讓世界更自由嗎?

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每年發表有關全球網絡自由的調查報告,2017年的報告剛剛出爐,結果有以下幾點摘要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第一代iPhone之復刻回憶

第一代iPhone面世,原來只是十年前的事,但單看當年廣告便很有復古感覺。 iPhone的出現,在傳播科技史具革命性,改變並影響著我們今日的溝通模式。流動上網、輕觸式屏幕、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時光倒流22年,被選中的細路

原來1995年嘅細路係咁樣睇Internet,好想搵返呢班「驚世寓言家」......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有種地球人叫 YouTuber

📝 文:鈕鈷祿baby 地球人充滿創作與分享的熱情,每分鐘便有約300小時的影片從地球每一個角落上傳到YouTube,你沒有看錯,是每。分。鐘。300小時...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Youtube考古】

地球人幾時發明了 YouTube?

📝 文:鈕鈷祿baby 小火子在地球待久了,和地球人一樣,最喜歡上 YouTube「hea」。YouTube在2005年成立,任何地球網民皆可在這平台瀏覽、分享及發佈影片...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

【假新聞考古】

百萬人相信了「火星人侵襲 地球!」?

1938年萬聖節前夕,當時在美國CBS電台當播音員的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在《空中水銀劇場》播出改編自小說《世界大戰》的廣播劇…

繼續閱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