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化與社會信用制度

📝 文:K先生

在流動科技的普及下,除了社交媒體,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式早就涵蓋了地球人的日常生活,你可以用手機買賣衣服,叫外賣,訂酒店,買車票,可謂「衣食住行」樣樣齊。多了手機這一個媒介,買賣的過程就必然被「數據化」,食客的帳戶,餐廳的帳戶,涉及交易的第三方都會記錄了每次的買賣,而當我們的日常生活都被「數據化」,就引來不少憂慮,除了一旦資料外洩 ,個人紀錄給外人看光,令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同樣令人擔心的,是政府的全面監控變得相當容易。

內地正推進一種「社會信用制度」,去評核每位市民的「信用度」,會為有信用的市民提供更多方便,相反就會「懲罰」信用度低的市民,例如信用度高的市民在辦理公務證件會獲優先處理,低信用者不能夠坐高鐵。官方文件指「信用制度」的目標是要做到「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又提到愛國是信用度的評核內容之一。

而國內的民間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融亦有推出類似的信用制度,名為「芝麻信用」,透過收集用戶的互聯網記錄和消費紀綠來判斷用戶的信用度,而高信用用戶可獲得不同的消費優惠,吸引了不少人嘗試盡力提高自己的信用度。

內地的「社會信用制度」包含一般人日常生活種種數據,官方的說法是此制度可提高社會的誠信意識,打擊造假失信等行為,可改變營商環境及增強國家競爭力。不過,批評者就認為這是助長政府作全面監控,亦會令人民進一步自我審查自己在網上留下的一言一句,助長政府操控網上輿論,令網上剩下清一色擁護政府的內容。另外,內地近年廣泛使用攝錄機配以大數據資料庫,實時記錄和分析民眾出行的一舉一動,都被批評是侵犯了市民的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