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報告】

仇恨言論 VS 言論自由——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言論=?

自從社交媒體興起,讓人人成為自媒體(Self-media),網絡環境更自由開放、大家更暢所欲言,這種網絡文化氣氛不只造就了百花齊放的言論,同時滋養了仇恨言論(Hate Speech),使之傳播得更快、更廣;恰似容許匿名、隱身的網絡特性,又讓發表者更不負責任、沒有後果地發放各種言論。

建構在這種資訊環境之下,言論自由(Free Speech)與仇恨言論(Hate Speech)之間,地球人應如何取捨呢?

近期有關言論自由與仇恨言論討論得最熾熱的,一定要數美國總統特朗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山莊造成衝突,與及其後不同社交媒體對特朗普帳號所採取的一連串行動,包括刪除了他一些帖文;Facebook與旗下Instagram封鎖其帳戶,至拜登1月20日順利就任新一任美國總統為止;而Twitter則決定永久暫停特朗普的帳戶。

特朗普非常活躍於社交媒體,2017年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他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言論一直成為焦點,尤其自去年的美國總統選舉,經常在社交平台對選舉結果發表極富爭議性的言論,甚至有指他煽動支持者,引致今次國會騷亂一觸即發。各個社交媒體隨即迅速應對,禁止特朗普繼續發表,甚至暫停帳號,有批評指這是有損言論自由。

對於捍衞言論自由,英國女作家霍爾(EvelynBeatrice Hall)的名言常被引用:「我不認同你的觀點,但我會誓死捍衛你表達的權利。」(I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it.)

社交媒體對特朗普帳號作出的舉動,顯然與以上引言背道而馳,但地球人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是:言論在什麼情況下,應該被限制?當某些人擁有相對較大的言論「力量」時,是否該對發表的一言一論更謹慎、更負責任?甚至承擔言論所產生的後果?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