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化 Customization】

社交媒體數據收集的攻防戰

📝 文:K先生

除了Cookie,網民在社交平台的記錄同樣能了解你的偏好。企業憑著分析用戶LIKE了甚麼專頁,分享了哪些文章,可以拆解用戶的想法,估算用戶的喜惡。這些資料都可以變成收入。以全球最高市值的社交媒體企業Facebook(FB)為例,2017年的盈利達到150億美元。用過FB的,都知道登入平台是免費的,哪到底它如何賺錢?答案是:廣告收入,2017年FB收入有逾9成都是來自廣告收入,能夠吸引廣告商,全因FB了解用戶,令廣告變得「個人化」。

年輕的讀者可能是用Instagram(IG)多,但IG也是FB旗下的公司,而兩個平台都有自己一套從不公開的推算法,去決定用戶看到甚麼內容,一般都是以用戶過去的網上活動記錄去估算用戶對甚麼內容有興趣,所以即使兩名用戶來自同一間中學,最初LIKE的專頁一模一樣,過了一段日子,大家都會接收到不同的內容,這正正是交媒體的特點,人人的面書內容都有不一樣,是相當「個人化」的媒體。如果你負責打理一個專頁(可能是某商業產品的專頁),你想多些人看到你撰寫的帖文,除了靠你的追隨者分享,還得靠廣告費,由FB安排合適的用戶看到你的帖文。當然,你也可以指定特定群組,付費予FB,讓該群用戶看到你的帖文。這種做法,其實和過往商業機構在大眾媒體落廣告的原理接近。不過,社交媒體的「個人化」來得更徹底,故更吸引一眾商業機構,甚至政治團隊落廣告,以求「擊中」目標群組。

不過這種「個人化」的設定也帶來一些問題,在行銷上,在「個人化」的社交媒體,要「擊中」目標群組,就先要找出目標群組。例如,如果你是甜品店老闆,你會想找出本來對甜品有興趣的用戶來派廣告。但人海茫茫要如何做?每人在社交媒體上的留下的痕跡可能正是答案。早前有所叫劍橋分析的研究機構就曾收集了逾5000萬名FB用戶的個人資料,包括用戶年齡、所在地區、性別、LIKE了甚麼專頁和帖文,對他們加以分析,堪察出不同群組的特定偏好,不過此手法引來極大爭議,被質疑侵犯私隱,在英美社會一片聲討下,劍橋分析終於倒閉。

對於不當的數據收集和作假內容散播,FB主要以「封殺」回應。FB封鎖大量涉嫌散播假新聞的用戶和專頁,也封鎖了以往容許第三方收集公開專頁數據的做法。封鎖發佈不實訊息的用戶和專頁看來正確,但封鎖容許第三方收集公開專頁數據的做法就引來不少疑慮。一班一直研究互聯網的學者就聯署批評FB的做法損害了第三方(如傳媒、大學研究機構)對FB的監察,雖然FB表示有意考慮與個別院校合作,開放部份資料予學術界,但當圍牆和規則都由FB設立,日後的研究有多大程度上會受到其影響,實在值得留意。

---

🏞圖片來源:Android 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