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化 Kodakisation】

📝 文:鍾曉烽

地球語有云:去旅行去到盡。打工仔女不論行業,每逢長假期,都會搖身一變成為專業的觀光客,用手機拍拍拍,或在十大必到景點「打卡」。回望歷史,攝影一直與旅遊業息息相關,而攝影技術的發展不斷改變我們的旅遊習慣,其中一個例子是旅遊「柯達化」(Kodakisation)。

「你只需按動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來做。」(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這是攝影產品公司柯達在1888年的口號。自從柯達生產出第一部設計簡單、攜帶輕便的「傻瓜機」,使得相機可以變成隨身裝置;而柯達公司提供沖曬服務,普通人不需要在家設置黑房,讓攝影這門本來需要多層專業知識的技術變得大眾化。另一方面,柯達公司在市場推廣上強調攝影、閒暇和家庭回憶的關係,例如「柯達時刻」(Kodak moment)、「渡假日是柯達日」(Vacation Days are KODAK DAYS)、「讓柯達留住故事」(Let Kodak keep the story) 等一系列精簡的標語,加上形形式式標榜到此一遊(拍)的商業廣告,令攝影變成重要的觀光儀式。試想想,為何我們要有家庭式大合照?為何在「浪漫」的地點影一張「放閃相」?所以有社會學家認為,現代旅遊從來不是為了當刻的經驗,而是為了留住未來的回憶。可是,又有多少人會主動回顧這些「為未來的回憶」呢?

我們活在網絡年代,從前的照片會封存在實體相簿,現時的照片卻大多是電子檔案,甚至化成即時動態。我們可以大膽想像,正當流動裝置、衛星實景地圖(例如 Google Map)、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等的技術不斷更新改良,新的傳播科技會如何改變我們旅遊的方式?聰明的地球人,拍照時不妨停一停想一想。

---

John Urry & Jonas Larsen (2011). "Vision and Photography". In The Tourist Gaze 3.0. London: SAGE.